如何通過體溫變化診斷豬病?
具體各年齡段豬群體溫
剛出生小豬體溫為39℃;出生1小時后,降低至36.8℃;出生12小時后,回升到38℃;出生24小時后,進一步回升到38.6℃;哺乳階段體溫基本維持在39.2℃;斷奶后體溫進一步升高到39.3℃,長到27-45kg時,體溫會下降到39℃,45kg以后到出欄體溫會下降到38.8℃。
母豬在不同階段的體溫也不同,正常情況妊娠母豬的體溫為38.7℃,產前12小時升高到38.9℃,產前6小時進一步升高39℃,產出第一頭仔豬時體溫能達到39.4℃,全部分娩結束后體溫高達40.3℃,產后2小時為39℃,產后24小時為40℃,步入階段體溫基本維持在39.3℃,斷奶后體溫會下降到38.6℃。
豬的體溫為什么會不斷變化?
不同階段豬群所處的環境不同,比如新出生仔豬的體溫同母豬體內的體溫基本相當,都在39℃,出生后一小時會因為體表水分的蒸發帶走部分熱量,體溫會下降至36.8℃,隨后隨著攝入初乳和保溫,體溫會逐漸恢復到38.6℃。整個哺乳階段何保育階段,仔豬快速生長,且好動,體溫相對比較高,等長到架子豬和育肥豬時隨著活動量的減少體溫也隨之下降,維持在正常豬群38.8℃左右。母豬分娩過程和分娩結束體溫的變化也同機體的反應相關,產前幾個小時會隨著分娩時間的臨近體溫逐漸升高,分娩仔豬需要用力,會消耗能量,體溫升高,而產后會因為子宮內惡露的外排,以及分娩炎癥的產生而導致體溫持續升高,隨著時間的推移炎癥逐漸消除后母豬的體溫也就會逐漸恢復正常。
如何定義豬群的低溫癥和發燒?
當豬群體溫低于正常體溫時,我們稱之為低溫癥。當體溫高于正常體溫時,我們稱之為發燒,如果體溫超過正常體溫1℃,稱之為微熱;超過1-2℃,稱之為中熱;體溫超過2℃,稱為高熱;超過3℃以上,稱為最高熱。
如何根據體溫初步診斷豬病?
豬群感染疾病后,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是體溫的改變,養豬戶也可以根據體溫的變化做出疾病的初步診斷。
1、微低溫,體溫在38-37.5℃,多見于局部炎癥或者某些慢性傳染病導致的豬群采食量下降。
2、低溫,體溫在37-36℃,常見于急性傳染病的中后期,或者長時間精神沉郁不吃料,比如豬瘟、豬肺疫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中后期。
豬的正常體溫是多少?如何通過體溫變化診斷豬病,老獸醫分享經驗
3、微熱,常見于乳房炎、子宮炎等身體局部輕微炎癥,可不使用退燒藥進行治療。
4、中熱,常見于豬流行性感冒、附紅細胞體病等局部比較嚴重的感染,此時應該根據豬群的狀態決定是否使用退燒藥,如果采食量尚可可以不使用,如果食欲減退比較嚴重建議給與柴胡注射液等比較溫和的退燒藥物。
5、高熱,主要是一些急性或廣泛性感染的疾病,比如口蹄疫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、藍耳病、豬肺疫、豬瘟、偽狂犬等,此時需要使用退熱藥物。
6、最高熱,多見于一些急性烈性傳染病,比如急性豬丹毒、急性敗血性鏈球菌、弓形體感染等,此時必須使用退燒藥物,而且是效果比較好的,比如氟尼辛葡甲胺、卡巴匹林鈣等。
國標GMP實體工廠+廠家直供 質量穩定可追溯 專家在線一對一技術指導用藥 養殖效益增長N倍
公司常年誠聘電話營銷團隊 公司代發貨 產品私人訂制加工
招商熱線:13643718607